陳慧翎《媽!別鬧了!》Mom, Don't Do That!
有些父母總是訂定自己的標準,要求孩子們全部長成相同的樣子。
明明兩個小孩的個性、興趣截然不同,怎麼能夠一概而論?
瑣碎,瑣碎,但,不就正因為瑣碎才是日常?
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,而湊在一起生活之後,形成家的樣貌。
能夠同住在一起,勢必取得了平衡,那,是什麼讓平衡滑向失控?
以愛之名的控制、扛起承諾的照顧者、被需要的念舊。
貌似關愛的對話和關心,其實創造的都是傷痕。
在菜刀落下的那一刻,傷痕終於明顯了。
原來人們如常的生活,有時候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已淡忘過去的傷痛,但其實沒有放下。
五年,以為已經很久,但對很多人來說,彷彿昨日。
所以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抓住過去,證明自己很好、證明自己記得、證明自己曾經擁有。
我們以為家的樣貌都會一樣,但其實家的關係是會前進的。
家人的離世,讓被留下家人重新排列組合之間的關係。
想要把自己過得好,不想增添女兒麻煩、不想被束縛的媽媽,選擇開展新的關係。
承諾要代替爸爸照顧全家,把經濟看的比戀愛重的大女兒,選擇沈浸在工作中。
總是念舊在家中沒有話語權的小女兒,透過酒精和戀愛讓自己感覺被需要。
或許,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那麼多的「責任」,每個人把自己照顧好,就是最大的善意。
所以,爸媽也不需要有爸媽的樣子,他們也可以是年輕的靈魂,不需穩重、不需老成。
婚姻只是人類為求扶養未成年人的一種契約,本來就沒有是非對錯,
離婚、喪偶、再婚,都只是一種讓人生前進方式,
人生總是有獲得、有失去,那些我們所重視珍惜的,並不會因為自己的前進而消失。
人生果然近看是悲劇,遠看是喜劇。
氣氛太輕鬆,都忘記了別離是件難過的事,但誰說別離一定要難過呢?
但好像也不需要為了拒絕承認悲傷而勉強自己笑著,想哭就哭。
重要的記憶都會放在心底,當覺得自己準備好的時候,那就笑著前進吧。
居住在一起的家人,如果心不在一起,就只是室友,
心若在一起,即使人不在身邊、捨離了物品空間、迎接了新成員,都是圓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