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的形式

寫之前還 Google 了一下,

畢竟我從來記不得描述同一主體的各種標籤,

作文文體分成:記敘、抒情、論說、應用。


學生時期只要是寫作文,

常常寫著寫著一不小心就變成抒情文,

以前沒發現,那就是所謂「擅長」的事。


只會很煩惱地看著自己,

為什麼其他文體都要花很多力氣寫,

還為此起心動念去看了社團辯論示範賽,

想幫自己找個訓練的方法。


看辯論示範賽時,只覺得太精彩了,

現場有種說不出的魔力,

所以選擇參加了社團。


但學習規則後的我清楚發現,

我並不喜歡當台上的任何一方,

我其實比較喜歡當觀眾。


身為觀眾,看到台上精彩的辯論攻防,

每一邊講話,自己都要被說服一次,

自己被觀點拉扯之間的張力,非常有趣。


但自己準備起來就崩潰了。


優秀的辯士其實就像演員一樣,

為了要能夠清楚傳達觀點,

背後必須要經歷大量的資料閱讀、消化,

最後梳理出屬於自己持方的觀點,

甚至為了模擬推導對方可能的攻防,

必須連帶梳理出對方的觀點。


原本只是想要多一個方法更理解這個世界,

但結果卻讓我更迷惑了。


科學有公式、定律,

我只是來探究社會科學的公式、定律,

但為什麼好像在每次攻防之後,

還是無法決定最佳解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