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

當出現怨恨的時候,表示身體已經過度壓抑或過勞,需要休息或調整表達的方式。練習辨識身體的緊繃與疲憊,讓身體能夠獲得足夠的休息;將專注力放在身體的當下感知,過去的就放下,記得呼吸。

無須刻意,在專注照顧好自己時,無意間就服務了他人。


因為對眼淚沒有評論,在順流地展現自己真實樣貌時,散發出愛的本質。慷慨只是因為我回到了我的本質,並不是我特別給出了什麼;並非人人都能平視眼淚,謙遜提醒我尊重對方的進程,如其所示,不催促。


無須刻意,在專注照顧好自己時,無意間就服務了他人。


在腦袋風暴停止前,靈感是無法進入的,無須外界的多餘阻礙,腦袋就是自己的阻礙。了解、意義、勝任,真的重要嗎?他人的標準適合自己嗎?

放下語言、放下標籤、讓自己貼近感覺,讓智慧淨化腦袋,先明白自己的模樣,他人是否足夠了解、是否覺得有意義、是否覺得勝任,對我來說已不再重要。


在忙碌著自我辯證/質疑時,同時也服務了他人,嗎?


空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身心靈休息時,較有餘裕認知到自己的本質;在啟蒙與整合之前,務必記得自己的初心和本質。穩固自己的存在本質。


因情誼與熱忱願意邀請同伴一起來玩,但同時自己必須付出相應心力來承擔回饋或結果,記得自己有選擇權與界線。如果將選擇權交付至對方手上,代表可能收穫靈感、指引、甚至阻礙,避免因優越感而模糊界線。自己相對有餘裕,還是可以「選擇」自己想要陪伴對方經歷多少,而不是將主導權全然交付給對方。雖然阻礙如同眼淚,沒有好壞,但眼淚代謝需要時間及心力。讓責任感好好照顧自己,才能有餘裕珍惜每一個交流。記得看見對方的本質及親疏遠近,清楚自己的定位,以及決定願意涉入的心力。輕微的陪伴也是一種陪伴。在每一個震盪之後,允許自己的脆弱展現,展現同時幫助我們能夠更輕易在當下回到自己。


不需要服務他人,定位好自己的本質和不同的界線,好好珍惜每個來到眼前的交流,這樣就足夠了。


記得自己已經走在路上。那些尚無法言說的、可能必須撼動既有穩固而產生的機會成本罪惡感,因清楚自己的本質:「我只是正在成為我自己,並不是為了要傷害他人」 所以無需特定的教條或規範,在每一個當下,帶著敏銳與開放的覺知,去做出每一個決定即可。倘若尚無法說明,那就安靜,等事過境遷,再好好說一個故事,也無妨。